海峡导报报道 (记者 李学清)“507公交车的速度表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一小时多少公里,它们都是以马赫为单位的。当你坐在这种公交车上的时候,不管什么天气你都要穿棉袄,因为高速而间接产生的寒冷足以使地板上的积水结冰……”最近,名为《厦门传奇公交507牛逼全球》的帖子再次走红。文章用夸张诙谐的类比,把西起轮渡,北至集美北区,横跨三个行政区的厦门507公交车,刻画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而曾经的507公交司机,也被尊成了“神一样”膜拜。
“据说本来507的终点站在集美桥头,现在延伸了,许多人都觉得莫名其妙,后来才有人揭露谜底:由于507的车速过快,再加上车的质量太大惯性太大,刹车不踩死差不多都要冲到后溪驾训考场了。”《厦门传奇公交507牛逼全球》把507的车速极尽夸大,甚至认为“《生死时速》的剧情套在507上完全没有悬念”。而驾驶507的司机,在文中被描绘成了“独孤求败”式的江湖传说——— 他们因为车技一流,平常找不到对手,只好抽闷烟,抽得车厢内青烟缭绕,能见度下降才开车,要不然没有难度。
对于曾经搭过507公交车的人来说,《厦门传奇公交507牛逼全球》一文纵使浮夸,还是能心照不宣地付诸一笑。类似于“上班搭这趟车永远不用担心会迟到”、“507,给个翅膀它就飞起来”、“想体验只花2块钱就能坐飞机吗?那就来厦门坐507吧”、“当年507飞的啊,车上站着的人都一路跳舞跳到终点站的啊”之类的留言彰显共鸣。
已变身为“50B”的507,在坊间慢慢成了一种“传说”。大家追忆的,除了那搭乘“公交车中的战斗机”的“历险记”,更多的是,那些回不去的流年。就像网友阿敏所说的那样——— “好想再搭一次507,遇见那些年惊慌失措的自己”。
507路公交车到底怎么啦?这个帖子所说的现象是真实的吗?就像网友阿敏所说的那样,“好想再搭一次507”,导报记者将亲自搭乘这路公交车,“实车”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