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结构其实是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然后带出冲突和疑问,最后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表达方面,SCQA架构的应用随处可见,包括汇报、演讲、广告文案、文章、商业报告等等。
比如下面是一个招聘文案:应届大学生急需就业岗位,是陈述事实背景S。而“大企业进不去,小公司看不上”,是冲突C,也是在背景S下很多人的矛盾点。“去哪好?”说出大家心中的疑问Q。最后给出回答A,同样A才是文案想要表达的关键。

关于SCQA思考模型,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心地去练习,比如在小组会议中,引出一个讨论话题,引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看完一部电影,读完一篇文章,看过一集综艺,听完一个分享后,做回顾总结时,都可以尝试用SCQA这个模型来表达,这样去练习,你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②决策树思维模型
- 每个决策都可能引出两个或三个不同的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颗树的树干,所以称为决策树。
决策树思维主要有三个步骤:
1、画决策树,树枝分叉就是决策可能导致的不同结果。
2、分析各个分支的概率,就是运用概率事先演化事物发展的可能路径。
3、明确期望值,比较每个分支的价值,剪枝做决策,所剩最后方案即为最佳方案。
决策树条理清晰,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应用性强,易于理解和实现。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了解很多的背景知识,也不需要具备太多数据,只要能理解决策树所表达的意义,就很容易推出相应的逻辑。
③鱼骨图逻辑法
鱼骨分析法,又名因果分析法,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头脑分析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
鱼骨图的三种类型
1.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
2.原因型鱼骨图(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来写)
3.对策型鱼骨图(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
鱼骨图制作要点
制作鱼骨图分两个步骤:分析问题原因/结构、绘制鱼骨图。
1.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A.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测等);
B.按脑力激荡分别对各层别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
C.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
D.分析选取重要因素。
E.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2.分析要点
A.确定大小要因,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B.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
C.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D.中要因跟特性值、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下对策;
E.如果某种原因可同时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必要时考虑三现主义:即现时到现场看现物,通过相对条件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强的要因归类。
F.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7项,且应标识在最末端原因;
3.绘图过程
A.填写鱼头(按为什么不好的方式描述),画出主骨
B.画出大骨,填写大要因
C.画出中骨、小骨,填写中小要因
D.用特殊符号标识重要因素要点:绘图时,应保证大骨与主骨成60度夹角,中骨与主骨平行。
比如下图,是一个分析工厂某产品尺寸超差的鱼骨原因分析图。

④PREP即兴表达模型
P代表point观点看法;
R代表reason原因理由;
E代表example案例;
P代表观点看法重复一遍
这个模式是非常经典的,百试不厌!
开始讲述你的观点,要非常清晰不拖沓,然后举出你的理由来论证观点,第三部分就是案例,这里最好使用你亲身经历过得事情或者其他的真人真事,易于别人去理解,然后最后一步就是重复和强调你的观点。
⑤PRES原则
P:Point(主张):“我的观点……”
R:Reason(理由):“我的理由是……”
E:Evidence(事例):“举例来说……”
S:Summary(总结):“总之,我想说的是……”
简单来说,就是总—分—总的结构。
参 考 案 例1 : Q:如果让你重新做一次这件事,你会怎么做?
A:我想我会从XX/XX两个方面进行改进(P), 一方面??,另一方面??(E)。这么做的原因 是??(R),采用了这样的改进方法可以实现??,所以我会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做(S)。
参 考 案 例2 : Q:你为什么觉得你能胜任这份工作?
A:我觉得我有几项核心胜任力跟这个职位是比 较匹配的(P)。一个是我??(R) [可以补充举例 (E)],其次,我??(R) [可以补充举例(E)]。这 几个要素也是这个岗位的必要条件,所以觉得我 可以胜任这份工作(S)。
下次在你阐述观点时就尝试着用这种PRES结构来说,多次练习后就形成习惯了,也许逻辑性不是你的天赋,但你可以通过训练,掌握一些逻辑思考和表达的技巧。
⑥WHAT+STAR原则
参考案例:
Q:举例说明你带领团队完成重要的任务,并达到期望的结果。
A:那我跟您分享一个我带领团队完成XXX的例子吧(W)。
这个任务当时的要求是……(S),我作为队长,主要负责的是……(T)。所以我首先……,然后……(A)。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就是……(S),所以我……(A),最终我们实现了……(R)。
题主有听说过金字塔原理吗?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书能全方位地帮助到我们提升讲话的逻辑养成:

思考方式决定人的行动方向。利用金字塔原理思考,会让思考又快又准又全面。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分析,全面展示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快速把握重难点,简单明了、清晰易懂,以达到及时准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口才好的人一般在说话、演讲、授课时,能够利用金字塔原理,在头脑当中形成所讲内容的“思路标记”: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好不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等等。
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口头表达就会重点突出、条分缕析,让人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