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学生是个孤儿,靠奶奶到处捡拾垃圾和种点菜卖维持生计。冬天到了,该生还是穿着单薄的衣衫,连鞋子也是拖鞋。班主任同情他,号召同学帮助他。但当学校政教处要在记者的摄像头前,由班主任把这些衣物交到该生的手上时,该生坚决拒收。该生说,如果全县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他觉得没自尊,觉得比寒冷更难受。(台海网)
看完这个我心里不是滋味,我们有时真心助人,但却不在乎当事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再卑微的人也是人,他其实也有和你我一样的尊重和自尊需求,这一点常常被忽略。
当然那些借捐助的“善举”来为自己捞资本的人和机构,我只能鄙视,和叹息。美国的慈善行为和机构比国内多得多,却鲜有报道谁谁谁给谁送去温暖和资助,除了某些必须情况和富人们巨大的捐款,但那也不是富人愿意说出来而是媒体自己挖到并发布的。
想起两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有一天一位男士去朋友家,和朋友聊着天,突然注意到主人家大约7、8岁的小男孩似乎被困在前院大树上了,小家伙想尽办法在摸索下来的路数,却没一样可行。这位男士想提供帮助,但又怕伤了男孩的自尊,因为从孩子一直在试却一直不开口求助的情况来看(两个成年人就站在树下),成长中的小家伙竭力想自己搞定,不想向别人示弱。
他想了一下,故意大声对孩子的父亲说:“太阳太大了,我得把车移动一下,停进树荫里。”
说完,他跳上自己的车子,把车开到树下停稳,然后找个借口和孩子父亲一起进到屋里。
树上的孩子喜出望外,跳到车顶,然后安全下到地上。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在一个小镇的商店前,一位年轻人注意到一穿着高跟鞋的老太太在小心翼翼地试着想走出来,但是门前有一小段路上有些滑,细细的鞋跟很容易让她摔倒,老太太不想示弱让别人觉得她老而无用(这种情况在美国很普遍,人们尽可能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处理问题而不是轻易求人给人麻烦,最怕被人说成没用的家伙,和我们中国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尽量靠别人的帮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很不同,所以在美国,一般(不是绝对)不给老年人让座,就是因为老人们并没觉得自己老得需要别人照顾了,年轻人也尊重他们的选择),准备“铤而走险”试一试。
他看出老太太不想丢脸,灵机一动,对她说:“女士,您能帮我个忙吗?”(在美国,除非真是到了80岁感觉很老的人他们才在谈话中称为older person,一般都是说“那个男人/先生,或者那个女士/女人”,当然更不会当面叫人“老先生,老太太”。公开场合,即使2、3岁的孩子也被称为gentleman或lady---先生或女士)。
老太太说,“没问题,什么事?”。
年轻人说,“我的鞋子很滑,无无法走过这一段路,请您进去给店里的人说说,请他们处理一下,我想进去买点急需的东西。”
因为是要帮助年轻人而不是为自己开口,老太太很开心地进去和店里的人说了。
很快,工作人员带着一桶壁炉里的炭灰出来,撒在地面上,这样就安全了。
年轻人对老太太连声感谢。
老太太很骄傲自己帮助了年轻人。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那位善良高贵的年轻人“救”了她。
有人说“难道只要出发点是助人,其行为就是善举吗?或许,帮助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尊重,而非施舍……”
他说的太对了!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有自尊,只是有些人有时候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里,被迫放弃了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懂得不需要。
请记住:“当你想帮助别人时,不要以恩人的姿态出现,要以亲人朋友的面目出现。赠人玫瑰是好事,但也别让那刺扎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