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疼爱是放手,人的宿命就是从个体走向分离,“可分离,常牵挂”




  
听过一位来访者的咨询案例,在案例中她讲述了自己如何深受妈妈“折磨”的故事。
这故事令我印象极为深刻,久久难忘。

“我只要看到妈妈的来电就会精神崩溃,因为妈妈总是重复同样的话。
每次接完妈妈的电话,我都会因此变得情绪失控,无法正常生活。
别人的妈妈都会说:
‘我过得挺好的!你们不用管我,好好照顾自己就行!’为什么我的妈妈永远不会说这样的话呢?为什么我要负责妈妈的人生呢?我到底要照顾妈妈的生活到什么时候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父母的样子。
儿时,理想的父母能陪伴自己,并且见证自己的成长。
长大后,理想的父母支持与鼓励自己迈向独立人生。
每每想念父母的时候,奔向父母总能收获暖暖的拥抱,给予自己全部的爱和无限的安全感。
虽然与父母相隔甚远,却能时刻感受到心贴心的温暖。

独立并不意味着隔绝。
子女与父母分开,走向独立的同时,也要维系与父母之间稳固的纽带关系。
倘若父母想要通过子女来排解自己婚姻生活中的孤单、空虚和对另一半的失望,那么子女的身份将会发生错位。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情感的尊重及认可,是孩子与父母分开、顺利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关于如何实现精神上的独立,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是我接受父母,还是父母接受我?”

“接受”意味着无须理由、全身心地包容。
因为是他,所以接受和理解。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受与理解,才能逐渐生成独立的思想。

离开妈妈的子官,降临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对分离的最初体验,很多人都不记得这最初体验的滋味。
因而这种分离时的感情一旦回涌至心头,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或隔绝就会变得历历在目。
它使人回味在父母身边的那些时光,感受那些时光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影响。

人生于世,首先建立关系的就是妈妈。
妈妈慈祥的注视和温暖的抚摸使孩子面对出生这第一次的分离,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安全感。
婴儿即使与妈妈分离,情感上却与其紧密相连。
就这样,分离在我们出生之时便存在,并且跟随我们一生。这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

年幼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并不懂得如何与父母分离,这是情有可原的。
孩子出生后,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给予孩子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就这样,孩子渐渐地开始学步,一步步地探索世界,一点点地走向独立,妈妈作为监护人保护、帮助孩子。
当看着孩子一点点成熟时,妈妈不免感叹道:
“啊,孩子长大了,当然会产生与我不同的想法!”
同时也意识到孩子是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
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应当是这样——分离又牵挂,各自装点自己的人生。
然而一个人长大后仍然无法与父母分离便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只有明白了“父母的感情并不等同于我们的感情”,我们才能从困扰至今的感情中逃离出来,避免悲剧的产生。

人的宿命就是从个体走向分离。
子女也应当遵循着这种规律,逐渐离开父母,走向独立。
人只有全身心地接受这事实,才能逐渐自然地实现这分离过程。
另外,若想内心坦然地顺利与父母分离,则需要首先同父母缔结“可分离,常牵挂”的健康关系。

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李南玉《原生母爱 如何告别母爱带来的代际创伤》


上一主题上一篇  >>更多王曦心理信息<<  下一篇下一主题

王曦网科编辑部  编辑:王悠然  编审:王北辰
• 加微信 80268606 好友请备注:王曦心理
• 合作、投稿、版权问题、进读者群…一步到位~
回复 1570 王曦心理 2024-1-27 09:49:42

举报


可爱搜索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可爱点心 keai.cn 1999年至今

  王曦网络科技18868898808
王曦心理@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软件条款综合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2025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商城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