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太厉害
把天地古今都给写尽了

张若虚,初唐诗人,与贺羽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一首为《春江花月夜》,一首为《代答闺梦还》。
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它沿用陈惰乐府的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叹,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张若虚也因此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中包含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流、花林、明月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
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人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远景透明纯净,张若虚孤身一人伫立在江畔,在月下和着夜色缓缓吟咏。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又仿佛踏进虚幻缥缈的意境,让他对人生和生命进行思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他联想到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年华似水,诗人将人世间的种种体验融于对浩瀚间天地宇宙的体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诗人仿似与天地融为一体,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不由生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
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总体还是积极向上的基调和形而上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在初唐的时代背景下在符合初唐诗的共生中对人世和宇宙间独特的思索和体悟,体现了他心中之美,文学之美和艺术之美。

《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花、月、夜也被诗人赋予了全新的内容,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独特描绘和真切的生命体验,诗人将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融为—体,创造出情景交融、幽美邈远的诗境。

诗情

1.独有的风景美感

有时我们看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时,往往陶醉于作者塑造的意境和形象之中,这些作品拥有独立的创作美感。
例如观看法国画家夏凡纳的一些壁画时,会被画中宁静的形象所吸引,其中有丛林、沉静的人们、羊群,轻舟正缓缓驶入小河。
这类艺术作品意境优美,难以概括。
我国古代诗词中也有不少作品拥有这种深远的意境,难以概括其美,不可描绘其独特。《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一。



《春江花月夜》美感独具,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全诗的景物都是在月的照耀下大自然的景色;
这些景物平素是安静的,因为月的照耀才显得富有生机。
这让我们联想到莫奈的油画,着重用一天中光影的变化表现景物。
月从升到落,在一夜之间经历了“月升—月照—月悬—月斜—月沉—月落”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流、沙滩、天空、芳甸、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以及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都有了新的表情、新的心情,或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坚定、辽阔,又如“月照花林皆似散”的虚幻和缥缈,又如“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孤独和徘徊。
月使自然有了情话。

2.怀乡

在《春江花月夜》中,怀乡也是诗人的重要情愫。
诗中最后八句写游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衬托游子和思妇的相思之隋。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衬托出诗人凄苦的寞寞之J隋;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越水成文”,“鸿雁”飞翔,“鱼龙”跳跃,光不度,水成纹,更衬托出深夜的寂静;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诗人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乡思。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



二、画意

1.取法自然

《春江花月夜》一诗,无论是“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还是“芳甸”“花林”“明月楼”“鸿雁”“碣石”“满江树”等景物,都来自自然。
在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中,画境通过诗情扩展开来,幻化出一幅自然的风景图畫。

宇宙万物,各得其美,曰自然美,描写此美,即为艺术。
画家对风景的描绘,都是将其看成一幅平面画图,才能绘在画纸上;
诗人也必须身临其境地感得自然,才能真实地写景写情。
“搜尽奇峰打草稿”,收尽“奇峰”后,就会在“奇峰”中理解造化的神奇,勾勒、描画诗心和文心。
《春江花月夜》中的种种景物描绘皆取法自然,即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也展现了一幅自然的诗隋画意的山水画卷。

2.虚实相生

我们觉得一件事物美时,大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美的联想,虚与实的对比最能满足视觉对形象联想的要求。
清单重光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清邹一桂日:“绘实绘虚,人有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
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
绘人者不能绘其情,以数者虚而不可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故画《北风图》以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
视觉美对“实”本身的美的理解十分有限,超出画面而让人产生延展的“虚”才是美感的由来,此所谓窄里寻宽。
点线的扩散与奔腾,黑与白的穿流,虚与实的相辅,红与绿的对歌,这种美感才是饱满的,既丰富又富于想象。
“月落花林皆似散”“空里落霜不觉飞”,这些诗句让我们体会到虚实相生这种艺术手法的妙处,在实处落笔,却在虚处经营。



古人曰:寒暖、强弱、大小、光暗皆色调也,其言;寒暖指冷暖对比;强弱指纯度对比,或者补色对比,浓淡对比;大小,指色域对比;光暗,指明暗对比。
《春江花月夜》中多次描写月色,通过不同景物的衬托,将虚实相生、色彩对比的画卷美体现出来。
“孤月”“落月”“摇情”表现冷的色调,“滟滟”“悠悠”表现了诗的浓淡,随意一布,仿佛展开一幅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

三、哲理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美感是道德的自然流露,这句话在《春江花月夜》中有了最好的诠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山水诗蕴含着借着天地精神表社会良心,寓德行准则于山水形质,以“仁智之乐”的比德方式塑造人生进取,兼济天下的社会人格。
陶渊明何以爱菊,因为他在霜打的残枝中看到德的韧劲;林和靖何以爱梅,因为他在疏影横斜中看到德的高忍。
“幽骨霜风劲,高树叶渐删,寒云无世态,相伴意闲闲。”
幽即清幽,既体现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也体现了诗人旷达无为的超越世俗的心境。
因有德才无我,因有德才旷达,诗人用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交融,描绘出绝美的风景。

2.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诗有诗的境界,词有词的境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遂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微风细雨是小境界,而落日马鸣是大境界。不同诗人境界各不同。”初唐诗人张若虚不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刘希夷慨叹人生,而是写下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总相似”这些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

张若虚诗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已出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雏形。
第一次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个概念的是北宋哲学家张载,他在《正蒙乾称》中云:“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诚然,张若虚的诗文体现的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也没有明确的“天人合一”思想概述,但他却把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体现出独特的哲学观和宇宙意识。

3.澄明之境,诗意而后栖居

荷尔德林和海德格尔诸人所倡导的“诗意的栖居”,是旨在通过人生的诗意化和艺术化来抵制科学技术带来的人性泯灭和碎片。
《鹤林玉露》有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自然美与艺术美都在心里,这种绽放悄然而然,而这种悄然的“诗意而后栖居”,无疑有难得的雅静之美。
张若虚这首流传千年的诗中之诗,更是体现了万物皆静、我与宇宙浑然一体的独特感悟。岂非雅静之美、澄明之境?


上一主题上一篇  >>更多王曦诗歌信息<<  下一篇下一主题

王曦网科编辑部  编辑:王悠然  编审:王北辰
• 加微信 80268606 好友请备注:王曦诗歌
• 合作、投稿、版权问题、进读者群…一步到位~
回复 3290 张若虚 2018-1-19 23:13:47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搜索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可爱点心 keai.cn 1999年至今

  王曦网络科技18868898808
王曦诗歌@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软件条款综合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商城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