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中国,可爱点心,keai.cn
勤能补拙 心无旁骛 谦冲自牧 精益求精
王曦教育
王曦网络科技 有趣有用信息 杭州
教育动态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技校 职高 高职 中专 中师范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学院 系别 专业

1983年相机记录温柔纯真的中国童年!如今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倾向,令人唏嘘不已……


上一主题 3880 打印 王曦教育 2022-9-22 09:34:13|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王曦教育 于 2022-9-22 09:38 编辑

王曦教育编辑整理


孩子们丰满的灵魂强壮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优异的成绩


前几天看到一组老照片,内心不由得百感交集。

这是来自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在80年代的中国拍摄的一本摄影集《你好,小朋友》

里面记录了40年前的孩子们童年那些平凡而动人的瞬间。


那时候没有昂贵的娱乐设施,孩子们玩得都是踢毽子、抛石子、跳房子;

即使是这样简单的游戏,大家也总是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游戏,是最纯粹的互动和嬉戏。

哪怕是简单的老鹰捉小鸡,也可以疯玩一个下午。


那个时候,没有上不完的补课班、写不完的作业。

有的只是操场上、院子里、栏杆上孩子们矫健的身影和一张张生机勃勃的笑脸。

哪怕就是这样发呆一整天,也是其乐无穷。


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软件,可孩子们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

早起先做个操,在清脆的鸟鸣中开启朝气蓬勃的一天。


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社交时间。

“嘿,你今天又买了什么卡牌?”


掰手腕则是孩子们最热衷的课间小游戏。

“来啊,战斗吧,输了的人是小狗”


那时候,蝉鸣无止无休,温度三十五六,总是炎热却并不躁烈的下午。

孩子的心事和情谊,藏在放学时的欢声笑语里。

与要好的小伙伴们手挽手一起回家,夕阳西斜,映红了天边的晚霞和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脸。


那时候没有wifi和各种新奇的玩具,但孩子们却更能专注。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完作业,之后就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撒欢啦。


楼下、小巷里、马路牙子上都可以看到孩子们打打闹闹的身影;

拿着树枝假装御剑飞行,和小伙伴在街头冲锋陷阵。

觉得自己不要太帅。


院子小点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心中装着大大的世界,照样可以指点江山。

梦想有时候就是诞生在这二十平方米里。


乒乓球,跳皮筋、扔口袋……总是玩到妈妈来找才回家。

那时候的日子好轻松,小小的身体仿佛有着用不完的活力和热情。


儿童节到了,小姑娘们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裙子,蹦蹦跳跳,时而报幕,时而登台演出。



那是每个女孩最期待的公主时刻,为了这次演出,甚至会紧张得羞红脸蛋。

你见过在夜空中最亮的星吗?我见过,就住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那时候的夏天灿烂又漫长,没有空调和冰箱,却几乎感受不到炎热和倦怠。

只记得午后蝉鸣,孩子的嬉笑,摇摆的风扇和妈妈冰镇的西瓜。

时间很慢,阳光很温柔,一首老歌唱了又唱,一瓶橘子汽水可以回味很久。


一支5分钱的冰棍,就足以换来一整天的满心欢喜。


那个时候,天总是特别蓝,水总是格外清澈,每个人都特别可爱。


那时候,孩子们在榕树下弹珠子,在树荫下打闹,在海边捉小鱼,在池塘边捉泥鳅,日子悠长,时光温柔。


轻轻一跃,整个夏天都在脚下。


玩累了就往草坪上一躺,再顺势打几个滚,身上都是独属于大自然的芳香。


周末一起相约去海边,在沙滩上奔跑、嬉戏,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伴随着浪花飘散到很远。


湖边杨柳依依,湖水波光粼粼,是谁在那里肆意地放声歌唱: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在37度高温的滚滚热浪里,与这个夏天欢快的击个掌。


光与影,夏日与蝉,斑驳隐匿在绿叶之后。

4岁的男孩骑着三轮车好奇的张望,那时候的他一定想不到,原来时光早已悄悄定格。


那时候的孩子,眼神明亮而清澈,充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吐新绿,正是踏春好时节。

孩子们在车上就像刚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一群孩子坐着大卡车去郊游,即使没有舒适的大巴,也挡不住大家呼之欲出的兴奋和热情。


拉着小伙伴一起,打卡课本中作者笔下的一个个宏伟场景,奔赴心中的殿堂。

“妈妈你看,我们终于来到天坛啦!”


当时日本媒体报道:


“在中国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知何时忘记了的,朴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那种融入风景的安详而舒展的快乐。”

那时候,孩子们脸上总是写满灿烂的笑容,那是最简单又真挚的快乐


可是,一转眼40年过去了。

现在的孩子又是什么样呢?


他们的学业越来越重,被关在家里、教室里,每天不停地学习、写作业……

甚至,因为作业太多,不得不背着、挎着2个包去上课。


有的孩子才上二年级,就因为写字太多手上磨出了老茧。


有的孩子因为写作业太疲惫,昏昏睡去,却依旧没放下手中的笔;


小小年纪,没有被生活所压倒,却早早被繁重的课业压弯了脊梁。


连早上妈妈骑车送去上学,路上也不能好好欣赏一下风景。


周末还要赶着去上各种补课班、兴趣班,练功的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写作业。


有的孩子才小学就要一个月上11门补课班,缴费单据整整铺满了整张床;


每天翻过一座座“题山”,还有无数座山纷至沓来。


在学校里也几乎没有玩耍的机会,就连课间十分钟也只能在班级里走动走动,不允许下楼。


现在的孩子,早早失去了孩童该有的天真,眼里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神采飞扬,变得死气沉沉。


近几年,患心理疾病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

去年3月1日,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

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在这令人心惊的数据背后,还伴随着一桩桩青少年ZS事件:


去年3月,北美高材生学霸张一得因抑郁症ZS去世; 2020年8月,四川一名15岁的女孩从25楼一跃而下,和拼死接住她的父亲双双身亡,生前曾患抑郁症; 2019年,石家庄13岁的女孩乐乐因患抑郁症,吞96粒晕车药和16粒头孢ZS身亡。

这些花一般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随风消逝,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微博上有人曾提出疑问: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很少有心理问题?

一位心理医生在评论区答道:


其实过去的孩子压力也不小,但他们往往都有发泄的出口,去外面跑一圈,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什么不开心都烟消云散了。 而现在的孩子玩耍的空间被严重压缩,以至于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更容易脆弱。

过去的孩子经常跑跑跳跳、在外面疯玩,浑身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而现在的孩子面临着更多学业压力的同时,又无处宣泄,很容易身心俱疲,走上极端。

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为了让儿子子多点时间学习,不允许他出去玩,还剥夺了他每天唯一能出门放松的踢球时间。

这导致了小子悠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还患上了抑郁症,在考场撕碎卷子冲了出去。


沉闷的房间,禁锢了孩子们的天性,切断了孩子的快乐来源,更吞噬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前几天,和一位小学老师聊天。

她说起自己的班上曾有3个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后来在心理老师的疏导与干预下,几个孩子的问题都有明显的好转。

其实疏导方法也很简单:

就是让父母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可以去旅行,也可以爬爬山,跑跑步,打打乒乓球。

丹麦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在绿色自然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能降低55%

另一项科学研究也表明


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神经化学物质,帮助消除疲劳感、缓解压力,让人心情愉悦。 不仅有助于摆脱负面情绪,让人变得积极乐观,还会让大脑注意力更集中,精力充沛。

别再把我们的孩子关在冰冷、逼仄的屋子里了。

钢筋水泥的丛林,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希望,有的只是无尽的焦虑和彷徨。

让孩子从书本中抬起头,走到大自然中去,去奔跑、去运动,去尽情感受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吧。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释放压力的出口。

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更需要强壮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来支撑起一个丰满的灵魂


原标题:看到40年前偷拍的中国孩子,才明白为什么如今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倾向 作者:番茄妈 来源:男孩派


上一主题上篇   >>用心装载有趣有用教育信息<<   下篇下一主题
我们从1999年一路走来,已经走了很久,会一直走下去……
keai.cn旗下 QQ/微信:80268606 短信:18868898808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点心 keai.cn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1999年至今
 

王曦教育

自律 自强 自信 自由

联系我们

微信QQ同号:80268606


王曦教育@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软件条款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品质商城
信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