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中国,可爱点心,keai.cn
勤能补拙 心无旁骛 谦冲自牧 精益求精
王曦教育
王曦网络科技 有趣有用信息 杭州
教育动态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技校 职高 高职 中专 中师范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学院 系别 专业

学妹、学姐、学姨?51岁卢妈妈考上硕士研究生,导师比自己小没关系,人一定要往前走!


上一主题 2820 打印 王曦教育 2022-9-17 02:13:16|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王曦教育 于 2022-9-17 03:00 编辑

“卢江容,准时报到。”在重庆师范大学校门口,51岁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卢江容与签名墙合影留念。更让卢江容高兴的是,她的女儿也同时考上了黑龙江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卢江容是重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女儿考研时,她同样决定“占女儿便宜”一起考研,母女二人互称对方为“战友”。备考期间,她坚持每天5时起床,下班后背书至晚上12时,最终以初试418分的成绩“上岸”。她表示,考上研究生只是拿到了“门票”,未来希望能走得更远。


卢江容在重庆师范大学报到

51岁小学老师决心考研

9月4日,51岁的卢江容到重庆师范大学报到,拿到自己的学生卡后,卢江容完成了从一名老师到学生的转变,卢老师变成了卢同学,也让她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

卢江容是重庆涪陵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已从教近30年。2006年,她还自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于2016年开始兼任其所在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2021年,卢江容还作为重庆涪陵区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讲授公益课程。


谈及自己考研的初衷,卢江容表示,其实多年来她一直有此想法。“我是电大毕业的,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卢江容说,那时候她就在心里默默许下要成为教育专家的梦想,然而多年来因忙于工作,梦想一直未实现。

而其在长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学生不断换届,带来的问题也不断更新,仅凭她自学的知识总会遇到“盲点”。“学习也给我自己带来了‘甜头’,我更加开朗,开始参加竞聘,还在社区为学生家长做公益讲座。”卢江容表示,2017年,她曾计划做一项课题研究,由于没有学习过研究方法,至今也未能完成,这些经历都使她希望能更加系统性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然而,现实的羁绊和信息的匮乏让她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有太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放弃的借口了。”卢江容说,她一度陷入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教的小学英语和考研英语相去甚远,且年龄日益增大,记忆力衰退,加之不知如何获取考研信息,都成为了逃避的理由。


2021年,卢江容的25岁的女儿杨莉(化名)决定辞职回家考研。起初,卢江容只是看着女儿复习,她无法为女儿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只能默默陪伴。随着时间推移,在家人的鼓励下,卢江容终于下定决心和女儿一起考研。经过综合考虑,卢江容决定报考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非全日制)。


卢江容的学生卡

每天清晨5点钟起床背书

回想起自己的考研经历,卢江容形容是“步步惊心”。2021年8月,她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备考,坚持每天早上5时起床,不管寒暑都用冷水洗脸,背书2小时左右后,驾车到学校上班,下班回家后,也要背书至晚上12时许。


卢江容说,她近几年来睡眠都不多,备考和工作虽然忙碌,但她沉浸其中,觉得无比充实。

相比于卢江容“苛刻”的学习状态,女儿杨莉的复习生活则要平衡许多。她平日除了看书外,还会固定抽出时间锻炼,坚持做美食放松身心。卢江容的丈夫也是全力支持二人备考。“老杨同志(卢江容丈夫)成了我们的后勤部长,以前我们都嫌弃他做饭难吃,这几个月下来,他多年没有提升的厨艺也突飞猛进。”卢江容笑着说。

尽管卢江容是英语老师,但她发现小学英语对考研并没有帮助,她只能靠勤奋来弥补。比起背书,真正让卢江容焦虑的是考试时间。备考期间,她和女儿都会进行模拟考试,但她总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答完题。“我对参加大型考试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高考。”卢江容说,这种知道答案无法写完的情况,让她抓耳挠心,对此她也只能不断练习。

2021年10月,考试大纲公布后,她发现更换了新的教材,让她“懵了”。“你需要重新学,大家也都一样的。”女儿杨莉安慰她。


“我能考上研究生起码有女儿一半的功劳,很多材料程序我都不用担心,我占了她很大的便宜。”卢江容说,她非常感谢自己的“小战友”。

而杨莉谈及此事时则显得比较淡定。“妈妈一直有考研的想法,我也只是刚好能帮上忙。”杨莉说,平日家庭氛围也很轻松,考研路上两人相扶相持,她们是母女也是“战友”。


卢江容笔试成绩截图

高分“上岸”多亏女儿支持


在5个月的备考后,终于迎来了初试。卢江容获得了418分的高分。

成绩出来后,卢江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看到我的分数后,觉得自己基本上稳了,我反而更担心女儿,她的分数比我低一点。”卢江容说,原本以为自己稍微松懈一点,又突然得知复试还需要英语口语测试和一场加试,她又开始了“闭关”复习。

由于疫情原因,复试在线上进行。卢江容回忆,面试她为调试设备就手忙脚乱,面试结束她甚至都没看清楚面试老师的脸。“面试结束后,我还有点意犹未尽,感觉没表达好。”

最终,卢江容顺利被重庆师范大学录取。在确认自己成功“上岸”之后,心潮澎湃的卢江容一个人走到江边广场,在长椅上静坐,享受平静的一刻,这是她的庆祝方式。

而杨莉未能考上心仪的西南大学,需要进行调剂。最终,杨莉选择了黑龙江大学,也同样成功“上岸”。

2020年7月6日,卢江容接到快递员送录取通知书的电话。“快递员在电话里一听我声音就知道我不是年轻人,就说让我把女儿的身份证带下去领取,我跟他说就是我的通知书。”卢江容说,当她从快递员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时,快递员都为之侧目。

“备考时我都是到点醒,考过后闹钟响了我都听不到,睡了两个月懒觉。”然而卢江容所指的“懒觉”,也只是从早上5时起床,延迟到6时许。暑假期间,卢江容仍坚持看书,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


9月4日,卢江容到重庆师范大学报到时,再次上演了被认错的插曲。在校门口,保安将她认成了家长,反复强调家长不能入校,直到她拿出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才顺利通行。


卢江容展示自己备考笔记


有网友在卢江容报到的视频下评论:“研二研三的学生是应该叫她学妹呢还是学姐,或者学姨。”还有网友称:“她会不会带着同学去跳广场舞,打太极。”

上学后的称呼问题也让卢江容有些犯难。“一般叫我卢同学或者卢姐姐。”卢江容说,她的导师年纪比她小,为避免称呼尴尬,通常都会默契地敷衍过去。此外,她表示,广场舞她不会跳,但会打太极,若是有时间和精力,她也愿意跟同学一起练习。

由于疫情,卢江容现在课程都是线上进行,过去她是上网课的老师,如今她成了上网课的学生。同时工作和学习,时间冲突也是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卢江容表示,若是自己工作时上课,她会尽量将课程录下来,导师也会将课件提供给她。

对于未来,卢江容表示,考上研究生只是拿到了“门票”,在自己追梦路上踏出的一小步,成为专家的梦想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实现,但她不会放弃追寻。

“先毕业再说。”这也是杨莉眼下最直接的目标。杨莉说,母亲和自己一起考研后,母亲也更能理解她的想法,她也会以母亲为榜样。

(受访者供图)(来源:极目新闻 记者 张皓 谢茂)


延伸阅读:

52岁大一新生鲁新林:说我浪费教育资源是误解,寝室同学都喊我哥


9月13日, 52岁的鲁新林来到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报到,他也成为该校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新生。有人称赞他“活到老学到老”,也有人质疑他“浪费教育资源,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9月15日,鲁新林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被人质疑浪费资源是一种误解,原因有二:很多大专高职院校完不成招生计划;国家倡导学习型社会。



鲁新林(中)和他的室友。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这是鲁新林第二次读大专。他介绍,从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湖北文理学院前身之一)毕业后,他进入湖北省襄阳市一家单位工作。因工作原因,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医生告诉他,不能继续在岗位上工作。2021年10月,他办理病退。退休之后,他安心备考参加了2022年湖北高考历史类,考了411分。

鲁新林称,他注意到很多网友在说他“浪费教育资源”,他尊重不同意见,但不认同此观点。“不是浪费,教育专家陈志文和储朝晖把这个道理说得很透。”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质疑声出来后,陈志文和储朝晖接受了媒体采访。陈志文表示,2001年国家取消高考25岁年龄限制,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很多大专高职院校招不满生是现状,不存在“浪费”;鲁新林“活到老学到老”,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储朝晖称,国家倡导学习型社会,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高龄考生去大学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人们的观点也会趋于一致:终身学习有益身体健康。

上游新闻:现在正常上课没有?

鲁新林:还没有,按照防疫政策,到学校后要在寝室隔离三天,现在还在隔离呢。

上游新闻:和比你孩子还小的同学待在一起,还习惯吗?

鲁新林:很习惯,现在孩子的整体素质要比我们当年高,一代比一代强。和室友相处愉快,我不让室友喊我叔,他们都喊我哥呢。

上游新闻:都退休了,怎么还想着上大学?

鲁新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人会去钓鱼、下棋、周游世界,我就觉得我退休了还是要充实,考大学能让人充实。大学环境单纯,我来这学习有益于我身心健康。

上游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备战高考的情况?

鲁新林:我是去年9月份开始备考的,总共加一起有9个多月的时间。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有老底子,没怎么复习,主攻数学和英语。数学比原来难多了。刚开始复习时,看高中数学课本,发现好多不会,我又把初中数学过了一遍。我的目标是考本科,复习到一半时知道自己考不上本科了,就决定考大专。身体不好也没有太拼。

上游新闻:现在进入大学了,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毕业后再去发挥现在学的专业特长吗?

鲁新林:我目前的计划是专升本,争取考上本科。本科毕业以后,再考虑下一步。反正人一定要往前走。

上游新闻:注意到网上质疑你“浪费教育资源”的声音了吗?

鲁新林:注意到了。上岁数了,不容易生气。我尊重他们的质疑,但我不认同他们的观点。教育专家把为什么不是“浪费教育资源”的原因讲得很透。我觉得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家人教育小孩时会说,你看他这么大都要学习;同学看到我后会想:他这么大还在学,学习太重要了;现在倡导学习型社会,青少年要学,难道我们中老年人就不学了?



上一主题上篇   >>用心装载有趣有用教育信息<<   下篇下一主题
我们从1999年一路走来,已经走了很久,会一直走下去……
keai.cn旗下 QQ/微信:80268606 短信:18868898808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点心 keai.cn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1999年至今
 

王曦教育

自律 自强 自信 自由

联系我们

微信QQ同号:80268606


王曦教育@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软件条款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品质商城
信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