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中国,可爱点心,keai.cn
勤能补拙 心无旁骛 谦冲自牧 精益求精
王曦教育
王曦网络科技 有趣有用信息 杭州
教育动态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技校 职高 高职 中专 中师范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学院 系别 专业

享年73岁!少年孔子从贫困家庭出发,活出了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成为文化史的一座宝库


上一主题 2260 打印 王曦教育 2023-6-7 18:04:02| 下一主题

孔丘三岁的时候,孔丘的父亲孔纥在县令岗位积劳成疾,以七十三岁的年纪离开了他热爱的这片土地,离开了他欣赏的妻子颜徵在,离开了他宠爱的小儿子孔丘。

母亲颜徵在带着三岁的小孔丘回到了鲁国的都城曲阜,那里有娘家的亲人,也是投奔娘家有个依靠。



现在的曲阜,名气很大

属于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山东省西南部,北边与省会济南有135公里。

曲阜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礼记》,《春秋》和《左传》并没有关于曲阜的记载。

曲阜作为鲁国古城,最早的城墙是西周晚期或者春秋早期才开始修建的。

曲阜的这个“阜”就是土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城中有曲曲折折的土山,所以叫曲阜。

曲阜这个城是修建在一个以周公庙遗址为中心的高地上,东西长大约四公里,南北宽大约三公里。



三岁的小孔丘和母亲颜徵在当时就在曲阜城内定居了下来,这个地方除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之外,一生的主要定居地就是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后来就逐步扩建成了孔庙。

有读者问,孔子之父孔纥当时是县令,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官,那孔子和母亲为什么没有继承孔纥的家业,而是回到鲁国都城曲阜。

孔子的祖上早期是宋国国君,后来演变成辅佐大臣,为了躲避宋国战乱,孔氏家族就逃难到了鲁国定居,一直到孔子之父孔纥这一代,是个比较艰辛的。

孔纥在年轻时只是鲁国的一个底层武士,有了两次战功,孔子之父才从底层武士进入了鲁国的官僚体系。



鲁襄公十年的偪阳之战,孔纥作为武士,参加了偪阳战役,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枣庄市南面的一场战役。

当鲁国队伍攻入偪阳城时,守城的人突然把城门上吊起的悬门放下,要把队伍拦腰截断,消灭入城的鲁国人,孔纥用力托起悬门,为鲁国队伍取得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此孔纥成为闻名鲁国的大力士。

鲁襄公十七年齐国侵入鲁国北部,齐国的队伍围困了防邑,被围困在防邑里的有鲁国的大夫及亲属,鲁国派的援兵前去解救,但因齐国队伍兵强马壮,援军冲不进去防邑内解救鲁国高官。

在危难时刻,大力士孔纥带着三百武士保护鲁国高官,趁着夜间成功突围,拯救了鲁国高官及高官亲属。



有这样的两次战功,孔纥就进入了鲁国朝廷的视野,奖励给了孔纥一个吃皇粮的差事,进入了公务员队伍。

当时鲁国的公务员队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世袭的,这样的就是爷爷退了父亲可以接班,父亲退了儿子可以接班,这样的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配备的土地、办公用房、车辆等财产可以一并继承,实际上就是私人财产。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可以接班世袭,退位了要把办公用房、配备的车辆等上交国库,这些财产不属于个人,不能带走据为私有。

孔纥家族是从宋国移民到鲁国的,不能享受世袭公务员的待遇,孔纥不在了,那就把财产上交国库了,这已经是皇恩浩荡格外照顾了。

孔子的父亲尽管当过县令主政一方,但个人并没多少财产。即使有一些积蓄,孔纥离去之后,大房夫人主持分家,小孔丘和母亲颜徵在也分不到多少财产。

就这样,小孔丘和母亲颜徵在就回到了鲁国都城曲阜,投靠娘家人。



曲阜颜氏在鲁国曲阜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在孔子后来的弟子里就有八个人是出身颜氏,而且全部都是鲁国人。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这八个人,以颜回最为出名,学问也高,他们与孔子都有表亲。

孔丘小时候作为单亲家庭,与母亲颜徵在生活的不容易,是一种近乎寄人篱下的状态。

孔子在成年之后就对别人说过,我小时候为了混口饭吃干过很多不怎么体面的工作,除了帮助母亲干家务,推车、扛大包、搬砖这样的苦活累活也干过。

孔丘小时候的生活日子虽然艰苦,但母亲颜徵在是个朴实勤劳的人,会织布会纺纱,还识字背诗是个有文化的人。



孔丘的几个舅舅对这个小外甥也是有所照顾接济,所以孔丘小时候虽然日子苦,但吃饭的粮食还是有的。

孔子小时候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儿,模仿大人进行祭祀的礼仪。

孔子小时候在曲阜城里的生活环境,家里没有顶梁柱,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是孔子的母亲知书达礼,给了孔子比较宽松的自由的精神环境,孔子从小就接触到了诗书礼乐这些启蒙知识。

孔家祖上毕竟当过贵族,颜氏家族也属于鲁国的中上层阶级,都知道教育的重要。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里不是说他15岁才开始上学,而是说他到15岁的时候,就开始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志向。



那孔子学的是什么?又是在哪学的呢?

夏商和西周都设有相应的官方教育机构,最早的官办学校就是商周时期的靶场,练习射箭,后来又把礼仪课加进来。

到了周代,官办学堂的教学内容就丰富发展成为六艺。

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书和数是小学阶段的课程,也就是语文和数学。

到了高年级,要学音乐、射箭、赶马车。这些就是专业课。

礼这门课就相当于现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是贯穿从初级到高级整个的教学阶段。

春秋时期,小孩子从六岁开始就要认识数字和东西南北。

小孩子从七岁开始,就要学一些尊重老人的基本礼仪。

小孩子十岁以前就在家里,由家长负责教育子女,这叫家学。

到了十岁,女孩子留在家里,男孩子就到外面去上寄宿制的学校,跟着老师学习语文和数学,学诗歌朗诵和舞蹈,学射箭驾车这些技能,学习政治和法律。这个过程持续到20岁,一个孩子要在学校完整的接受十年的学业课程。

这样的官学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都是官宦家庭富家子弟,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



孔子早期是在家里,母亲教导读书识字,到了上学年纪,通过舅舅们的协调,也去了官办学堂求学读书。

孔丘17岁那年,母亲颜徵在也离开了,母亲才三十几岁不到四十岁。

孔子三岁失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爱。

孔子青少年时期,家庭的爱是残缺的,物质生活是匮乏的。

但孔子坚定的活了下去,从苦难的家庭出发,不仅仅活了七十三岁的生命,而且活出了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成为文化史的一座宝库。


上一主题上篇   >>用心装载有趣有用教育信息<<   下篇下一主题
我们从1999年一路走来,已经走了很久,会一直走下去……
keai.cn旗下 QQ/微信:80268606 短信:18868898808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点心 keai.cn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1999年至今
 

王曦教育

自律 自强 自信 自由

联系我们

微信QQ同号:80268606


王曦教育@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软件条款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品质商城
信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