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妇儿孕育
综合 交流 孕前 1~12周 13~28周 29~40周 出生 0-1岁 1周岁 2周岁 3周岁 4周岁 5周岁 6周岁 7-12岁 13-18岁

从一年级开始陪读“差生儿子”6年,她的7个感悟和经验太值得分享……




  

米爸说今天米爸分享一位陪读妈妈的心路历程。她从儿子小学一年级开始陪读生涯,整整6年,见证别人眼中的“差生孩子”到一个阳光少年的蜕变,其中的感悟和经验值得深思。



01 我的儿子是“三不学生”


六年前的这个时候,儿子开始了小学生涯。那时候,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我却忧心忡忡,内里彷徨。



儿子入学面试很不理想,10以内加减法需要掰手指头,汉语拼音不会,识字量大概两位数,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



带着对未来的忧虑甚至焦虑,我也开始了陪读生涯。



一年级第一学期,基本上属于幼小衔接,而对于儿子来说整个一、二年级都在过渡当中。



刚入学的时候,作业抄不下来,拿回来都是甲骨文一样的天书,只好硬着头皮给其他家长打电话,听着人家的小姑娘口齿清晰、倒背如流地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五一十的说出来,我那个汗颜呀,提醒自己不能和人家比。一比就紧张。



一、二年级时候儿子的最大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我当时曾经总结他为“三不学生”,上课不听,作业不写,考试不答。



上课不听:或许儿子真的不知道上学是怎么回事,反正老师讲什么,好像与他无关,虽然没有什么坐不住的情况,眼睛也看着黑板,但是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的事。听课效率不高是他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作业不写:回家之后也没有养成马上写作业的习惯,总是磨磨蹭蹭,我只好连哄再劝,威逼利诱,到最后甚至需要把他按在书桌前,好不容易写了一页,忽然发现后面还有两页,小家伙绝望地立马坐在地上不起来了,放声大哭。



我一看都9点了,心一横说干脆就写到这儿吧!小家伙洗洗睡了,我则给老师发了短信,解释了儿子的情况。



在此要感谢儿子的老师们,能够体谅这个孩子的特点,虽然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我们周末一般会补上,整个一、二年级我们都保证了孩子9点上床睡觉,充足的睡眠对孩子来说他太重要了。



考试不答:那是因为儿子不知道考试是干嘛呢,刚开始读不懂题,后来就是答着答着开始玩了,经常带着写了几笔的“待达标”的卷子回家了。



尤其是期末的时候连续两周,每天带着朱笔的“待达标”卷子回家,我的心情沉甸甸的,要说不在乎,那是装的,太虚伪了,但还是不厌其烦的,一道一道地讲解订正。



别人的订正需要几分钟,我们母子需要一个小时,几乎就是重新做一遍。所以那个时候儿子在卷子边缘上都写得满满登登的,既有我对试卷的分析,也有对儿子的鼓励和期望。





02 怎么办呢?


干脆我们培养孩子的“逆商”



发现儿子比别的孩子发育慢半拍,是从自幼儿园时期开始的,把孩子往人堆里一放,就知道大概了;而真正让你感觉到压力的则是上学以后,每次的考试分数就是一把尺子,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



这个时候是最为煎熬的,以前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理念非常容易动摇,怀疑自己是否耽误了孩子,甚至想要补救,更加严格地要求孩子。



这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相信自己能行”的自信却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别说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很难。



所以儿子的爸爸经常鼓励我们母子,与其他孩子比起来,我们上学多学了一门功课就是:“逆商”,在逆境中还能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并走出困境。



的确如此,当所有的分数都在告诉你不行,你还能每天带着灿烂的笑容去上学,这本身已经是一种成功了,战胜自我,乐观向上,有这样一种精神,孩子走向社会还会怕风雨,怕挫折吗?





03 数学口算

曾是我们母子俩的噩梦



在儿子的三门主要功课中,我花费精力最大的是数学,其次是英语。



每天的口算,曾经是我们母子的噩梦,在速度和正确率之间很难两全,后来我干脆不计时了,就是摆弄糖果啦,纽扣啦,无非就是十以内的加减嘛,可是2个月了,愣是没掌握,而马上就要学20以内的加减法了,我几乎就要崩溃了。



而转机也来了,突然有一天,学到9+3=?,我说儿子你看,9差一个就够10了,那跟3借一个呗,就剩2了,结果不就是12了嘛,哦,儿子懵懂的眼神忽然开了窍一样,说妈妈我知道了,8+4也等于12,因为需要跟4借2个,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地把儿子抱了起来,大声说,对啊,就是这样啊。



后来我慢慢总结出规律,儿子每到期中就是低谷。但是转机也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极大的耐心来等待这一刻。



三年级开始学习乘法分配率,无论是(a+b)*c型还是ac+bc型,儿子都学的稀里糊涂,尤其是36*99+36这类题,他往往看不到第二个36是1个36,因为那个1比较抽象。



四则运算的法则他也比较混乱,尤其加减法混在一起的时候,出括号的时候总是出错。小数和分数混合计算的时候,喜欢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我纠正很多次也不管用,他总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题。



说起来,现在已经到了中学,我感觉难点的乘法分配率他还是会发懵。



数学这个东西,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比较难,很多数学特别差的人也成为了大学者,钱钟书,吴晗,其他例子包括马云、李安、郎咸平,我特别奇怪郎咸平那么差的数学怎么会成为经济学家。





04 转机是在我彻底绝望时来临的


儿子英语学得比较早,所以一、二年级的时候以前的底子还能发挥点作用,我也就把力气都花在数学上了。



但是到了三年级开始背单词以后,噩梦再次降临。我们首先面对的就是儿子无法独立阅读。只能我读一句,他跟着读一句,甚至对话都很难开展。



尽管我们亲子阅读开始很早,大概半岁就开始给他讲故事,三岁左右开始讲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但是显然这个孩子是有点阅读障碍的。



从学习汉语拼音特别困难就显露出这个特点了,加上阅读的时候串行,落字那是家常便饭,在英语学习上就更明显了。



整个三四年级的英语单词,我们只能抄写,没法背下来,默下来,甚至26个字母他都很难默完整。



感谢儿子的老师给予他最大的宽容,别的同学在听写单词的时候,儿子能够照着书写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儿子没有讨厌英语,没有放弃英语,应该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转机在我彻底绝望,甚至打算放弃英语的时候再次来临。



五年级的上学期,有节课是有关cooking的内容,学到了spaghetti这个词,当我还像往常一样带着儿子读的时候,儿子纠正我的发音,说妈妈你读错了,应该是这样读,我吃惊地说,孩子,可能你是对的,妈妈从来没学过这个词,大概是意大利语,说明你上课认真听讲了。



就是这句话,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劲头,居然一个晚上把那段课文读得滚瓜烂熟,我马上给老师发短信,报告了这个好消息,老师第二天在课堂上专门提问他,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的朗读了下来,全班同学都给他鼓掌。



这次经历让儿子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趁热打铁顺利地掌握了phonics(自然拼读),从此以后见到陌生的单词都能拼出来了,而且可以独立朗读原版书了,这些进步都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05 只有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才不会痛苦不堪


回顾儿子六年的小学生涯,从一二年级的懵懵懂懂,三四年级的压抑无奈,到五六年级迎头追赶,虽然与其他孩子依然有差距,但是与自己相比,进步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学习能力也许是天生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能强求,只有你接受这个现实,才有可能针对性地帮助他;而你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以及令人绝望的成绩,那只能越来越往下滑。



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非常煎熬的,经常会彻底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



当你愿意接纳孩子,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时候,转机也就出现了。



首先,我觉得自己是个好母亲,但是我也打过孩子,骂过孩子,每每都深深自责。我曾经在网上宣泄过自己的无奈无助和绝望,等来的反而是各种板砖,像文革大字报一样,什么你不是好母亲,绝对不能打孩子,孩子的问题家长首先要吃药等等论调。



在这里,我告诫那些与我有同样困扰的家长说:其实,很多人并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你的付出;要坚信自己是个好母亲,这点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人是不可能彻底改变性情,而是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打孩子肯定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已经发生过了,那么就试着让自己下次更冷静,千万不要再犯;然而,不要在自责中煎熬,那会让你反而变得更冲动。





06 在成绩不佳时,也要保护好孩子的自信


我们必须要承认每个孩子的天生禀赋是有很大差异的。



这里我有一个小体会,不一定对,仅供参考,那就是——相对来说早期教育比较成功的女孩居多。无论你的孩子是男是女,我们一定不要和其他人去比,只要比,你就会失落。



其次,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尤其是它会影响孩子的自信,但是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成绩并不代表一切。



这个论调也算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真是要彻底相信它,如同虔诚的信仰一样,那还是很难的。



我们的大环境在这里,在成绩不佳的情况下,保护好孩子的自信,考验着每一个家长。我想,这也是家庭教育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



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我和他爸爸竭尽全力来保护他不受到伤害。



在孩子的一生中,只有父母是陪伴他最长的,能够以最长远的眼光,来塑造他的人格,并传递我们的价值观。



儿子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孩子,能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甚至是打扫卫生的阿姨。



临近毕业的时候,班主任刘老师曾经动情地给我讲了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那还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儿子和几个同学在走廊打闹,打扫卫生的阿姨说,刚拖完的地板,踩上脚印了,其他同学不以为然,而儿子则大声告诫同学,要尊重阿姨的劳动,我们到操场玩吧。



虽然从来没听孩子回家说过,时隔两年听到这个细节,我依然很感动,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感到自豪。



儿子还是一个非常厚道的孩子,与同学交往过程中,虽然也有过一些小冲突,但是每次我们都开导他,同学之间要宽容,真诚的赞美别人,即使遭到嘲笑也不必放在心上。



我非常欣慰,儿子遇到不开心的事,能够信任父母,并从父母这里得到了安慰和正确的引导,没有记仇,第二天依然高高兴兴去上学。





07 获取知识容易,培育智慧却很难


儿子爱读书,热爱大自然。这也是家庭的熏陶。我们全家人都喜欢阅读,喜欢音乐,喜欢看电影,更喜欢远足。



周末我们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博物馆,美术馆,或者公园,电影院。



大自然是一部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书,一年四季的轮回,花草鱼虫的变迁,高大如松柏,孱弱如蝼蚁,都是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各种人生哲理与智慧都在大自然当中。当一家三口在草地上打滚,嬉闹,我们都成为大自然的孩子了,孩子与父母也是平等的了。



而书,音乐,电影则是前人赞美大自然的精华。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就掌握了最好的学习工具,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而音乐是美的熏陶,电影更是各种艺术形式的浓缩,能够更生动的展现人类智慧的精华。



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家庭则是家长向孩子传递人生智慧的载体。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越来越多,获取越来越方便,而智慧却不易得。



而学习将是终其一生的,站在这样的角度,我们还需要在意起跑线的早晚吗?未来会出现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职业,我们的经验在这些孩子身上也许用不上了。



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培养孩子的根本还是要尊重孩子的特质,如果公立教育不适合,换个环境;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还有很多职业不需要成绩。



如果孩子注定要走上不同于父母的人生道路,那么不要强加你的理想给他,做好我们自己,毕竟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很长。



最终,我们还是希望孩子一生幸福。



可爱的人们还喜欢看:

王曦网科编辑部  编辑:王悠然  编审:王北辰
• 加微信 80268606 好友请备注:王曦妇儿孕育
• 合作、投稿、版权问题、进读者群…一步到位~


上一主题上一篇  >>更多王曦妇儿孕育信息<<  下一篇下一主题

9980 可可宝贝 2019-4-24 15:46:46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搜索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可爱点心 keai.cn 1999年至今

 
王曦妇儿孕育@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软件条款综合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商城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