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复苏(心肺复苏术)正确步骤、基本操作、方法,关键时刻的救命技能不形式真落实培训




  
你是否曾见过这样的情景?



在马路边或者在其他公共场所看到有人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想上前施以援手,却因对急救知识不了解而无法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只能静静等待120急救中心的救援。但你知道吗?

最新的国际医学研究表明

每年人口的 2‰ 会发生心脏骤停

也就是说每500个人里

就有一人可能会发生心脏骤停

平均每分钟都有人因此倒下

这个人可能是我们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

甚至是我们自己!

当一个人心脏骤停3分钟就会出现脑水肿,4-6分钟就可能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性损伤,抢救的黄金时机只有4分钟!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心肺复苏是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因此,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是挽救生命至关重要的通道,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这项与死神赛跑的急救技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的重要抢救措施,其目的是为患者重新建立被动的有氧血液循环,以保障其重要脏器的供血,然后促使并期待病人恢复自主血液循环,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01

确认安全,做好防护                                    



你正在运动,发现前面有人倒地,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自身和患者安全保护与防护措施

02

评估患者



判断意识:双手轻拍患者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同学,你怎么了,快醒醒!”如对方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



当患者无意识时,应立即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如患者为俯卧位(脸朝下),应先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再检查有无呼吸。

翻身的操作方法如下:

(1)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将其双上肢向上伸直(一手保护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

(2)将远离施救者的小腿搭在近侧腿上

(3)一只手保护患者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对侧腋下至前胸,用前臂夹住患者的躯干,将其身体向施救者方向翻转,使患者呈仰卧位

(4)再将患者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检查呼吸:采用“听、看、感觉”的方法,检查时间约为10秒

:施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听患者有无呼吸声

:观察患者的胸、腹部有无起伏

感觉:用面颊感受患者呼吸的气流

03

呼救并取来AED



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时,应立即高声呼叫他人,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和帮忙取来AED,请现场会救护的人过来帮忙。

04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和人工呼吸(B:Breathing)三项技术,其顺序简称为“C-A-B”或"A-B-C"。

对于成人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顺序是“C-A-B”,对于婴儿、儿童和溺水者等窒息原因造成的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是"A-B-C"。

C

胸外按压



面对心搏骤停患者,要争分夺秒开始按压。

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半部)。



按压方法:施救者一手掌根紧贴在患者胸壁,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

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复原状。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A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当患者无颈椎损伤时,可以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操作方法: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小鱼际(小手指侧掌缘)用力向下压额头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下颏处,使下颌骨向上抬起。

注意:切勿按压颈部或下颏下面的柔软部分,避免造成气道堵塞。

B

人工呼吸




30次胸外按压后,开放气道,如患者仍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时,应立即进行2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指施救者向患者口(鼻)中吹气,使其获得氧气,以维持生命。

操作方法: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施救者用放在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翼,正常吸一口气(无需深吸气),张大嘴把患者的口唇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时间约1 秒,抬头换气松鼻翼,再用同样的方法吹第2次,连续吹气2次,吹气的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注意:吹气造成的按压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如果施救者未能在10秒内给予2次有效的人工呼吸,应当立即重新开始胸外按压,完成30次按压后,再次尝试给予人工呼吸。

以30:2循环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每5组评估患者呼吸和脉搏。

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每5组(约2分钟)后评估一次效果。施救者仍用患者头侧的手按压患者额部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患者面部、口唇等颜色变化,检查患者呼吸,用时约10秒。

有效指征

1.患者面部、口唇和甲床等颜色由苍白或青紫转为红润。


2.患者恢复心搏。

3.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4.患者出现反应,如瞳孔由大变小、眼球活动、手脚活动等。

05

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有证据明确表明,由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并快速使用AED除颤时,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将会增加,因此,能否及时获得AED是急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一起学习AED使用方法。



开启AED:打开包装,取出AED,将AED放在患者身旁,打开电源开关。开启AED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AED放置的位置:为便于贴放电极片和操作机器,与进行CPR操作互不影响,建议将AED放置于患者头顶附近。

贴放电极片:撕去电极片上的贴膜,按照图示将电极片紧贴于患者裸露的皮肤上。

电极片贴放位置:两片电极片分别贴在患者胸部右上方(胸骨右缘,锁骨之下)和左乳头外侧(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



AED分析患者心律:确定是否需要除颤,此时要确保所有人不得接触患者,施救者暂停心肺复苏操作,并高声呼喊提示“请不要接触患者”,触摸或移动患者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

如AED通过分析确认为可电击除颤的心律,AED会提示进行除颤。


如AED分析结果不是可电击除颤的心律,则不会放电,同时提示“不建议除颤,如有需要请进行心肺复苏”。



电击除颤:如果AED建议除颤,需要再次确认所有人员均未接触患者(接触者可能被电击)。待AED充电完成后,按下“电击”按钮放电(半自动AED)或AED自动放电除颤。



复原体位:如患者的心搏和自主呼吸已经恢复,帮其穿好衣物,如不怀疑有脊柱损伤,将患者翻转为复原体位(稳定侧卧位),开放气道,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人文关怀,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最后,我们再一起总结一下:



心肺复苏的“绯闻”

作为最紧急的医疗状况——心脏骤停(SCA)的重要救治手段,心肺复苏(CPR)的质量影响着患者的存活和康复。

然而,民间和业内都流传着一些心肺复苏的「传言」。

传言 1:人工呼吸吹进去的都是二氧化碳

真相:即使是施救者呼出的气体,仍然能提供患者足够的氧合

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含量约为 21%,人呼出的气体中虽然二氧化碳占比提高,但氧气含量仍有 17%,人只消耗空气中的少量氧气。

正确的做法:开放气道后,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巴,正常呼气,直到看到胸廓起伏即可停下。如果执行标准心肺复苏,再进行 1 次人工呼吸,然后开始胸外按压。

传言 2:胸外按压会把肋骨按断,不能太用力

真相:减轻力度,按压效果会更加不理想

错误的按压姿势、长时间胸外按压有可能导致肋骨骨折——骨折是一种常见并发症。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而言,无按压无血流,不按压意味着死亡。

即使是标准深度、频率的胸外按压也达不到心脏正常搏动时的排血量的一半,如果减轻力度,按压效果则更加不理想。

正确的做法:垂直按压 ,对于成人,深度至少 5 厘米,不超过 6 厘米,频率为每分钟 100~120 次。

每次按压后,允许胸廓充分回弹,但掌根不要离开胸壁或移位。

儿童的按压深度为大约 5 厘米,婴儿为大约 4 厘米,或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

传言 3:溺水患者要倒背控水

真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控水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倒背控水有助于救治溺水患者,多份国际复苏指南都不推荐使用控水、海姆立克等方法处理溺水患者。使用控水等方法从患者口中流出来的水通常为胃内的 水。

对于已经停止呼吸的溺水患者,应当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才可能拯救患者的生命。

正确的做法: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拨打急救电话,开始心肺复苏,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时可以小心清理患者口中的异物。

如果患者仍有呼吸,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放置在侧卧位或复原卧位(Recovery Position)。

心肺复苏不仅仅是医生的职责

而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救命技能

每多一个人掌握心肺复苏

就可能会有人因此得救

心肺复苏不仅仅是医生的职责

而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救命技能

每多一个人掌握心肺复苏

就可能会有人因此得救

院前急救联盟综合中国红十字训练总部进行整理

【版权声明】 图文及视听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


上一主题上一篇  >>更多王曦安全平安信息<<  下一篇下一主题

王曦网科编辑部  编辑:王悠然  编审:王北辰
• 加微信 80268606 好友请备注:王曦安全平安
• 合作、投稿、版权问题、进读者群…一步到位~
回复 3570 王曦安全 2023-8-24 14:11:25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搜索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可爱点心 keai.cn 1999年至今

  王曦网络科技18868898808
王曦安全平安@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软件条款综合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商城
信息